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方向介绍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6-06 10:49:41

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具有原子级别高分辨率的新型表面分析仪器,其应用研究方向广泛且深入。以下是对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研究方向的详细介绍:

材料科学领域:

原子力显微镜能够获取材料表面的3D形貌、表面粗糙度和高度等信息。

它还能获取材料表面物理性质分布的差异,如摩擦力、阻抗分布、电势分布、介电常数、压电特性、磁学性质等。

在聚合物科学领域,AFM原子力显微镜能研究聚合物的相变过程、表面结构演变过程等,有助于解释聚合物失效机理。

原子力显微镜.jpg

半导体工业领域:

原子力显微镜用于检测基片表面抛光缺陷、图形化结构、薄膜表面形貌,以及定量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和深度信息。

它还能检测表面缺陷(如电流泄漏、结构缺陷、晶格错位等)以及表面阻抗、电势分布、介电常数、掺杂浓度等,有助于半导体材料的可靠性、均一性和失效性分析。

电化学领域:

AFM原子力显微镜能原位研究电化学的沉积过程,揭示电化学的反应机理。

它还可以原位研究金属腐蚀过程,有助于解决金属腐蚀机理。

结合手套箱,原子力显微镜能原位研究锂电池充放电过程,提高电池效率。

生命科学领域:

AFM原子力显微镜能原位检测溶液下的DNA、蛋白、细胞的精细结构。

它还可以对这些生物样品进行力学和电学性质的测量,获得杨氏模量以及阻抗特性。

结合是德科技ZL分子识别技术,原子力显微镜能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分子级别的相互作用。

工作原理:

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于样品表面与一个微弱力敏感元件(微悬臂和针尖)之间的相互作用力。

微悬臂一端固定,另一端带有微小针尖,当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做相对运动时,作用在样品与针尖之间的力会使微悬臂发生形变。

通过光学或电学方法检测微悬臂的形变,并将其转化为图像输出,用于样品表面分析。

工作模式:

原子力显微镜有三种主要工作模式:接触模式、非接触模式和间歇接触模式(轻敲模式)。

接触模式能得到高分辨率的表面图像,但可能损坏样品或污染针尖。

非接触模式对样品无损伤,但分辨率相对较低。

间歇接触模式(轻敲模式)则通过振动实现针尖与样品的间歇性接触,既保证了分辨率又减少了样品损坏的风险。

综上所述,AFM原子力显微镜在材料科学、半导体工业、电化学、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,其高分辨率和多种工作模式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表面分析工具。